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

感觉

  感觉,一个几乎每天都有无数人在使用的词儿,出现的频率相当地高。感觉来感觉去,都感觉出了什么?到底什么叫感觉?

  在英文中好象是没有感觉这词儿的,但是有一个相近的词 perception(知觉),意思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知和解释过程。这个过程不仅同某一种感知相联系,而且往往是视觉、听觉、肤觉、动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。在知觉过程中,人脑将感官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。知觉亦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形象的反映。

  感觉这词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,古代根本就没有这个词,好像也没有依据可以说感觉这词是外来语,到底是谁创造感觉这词,还真不知道答案。

  心理学家常常把感觉和知觉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,认为感觉是人对事物基本属性的反映,知觉是人对事物整体的反映。

  感觉到底是什么?说不清了,有人会说感觉就是感觉,哈哈,也对,当然也可以理解是为了感觉而感觉的意思,所谓的感觉就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有所反应的主观愿望,是很主观的东西,有主观想象的成分,也有随机迸发的可能,还有无厘头莫名其妙的真实存在,这就是感觉。

 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感觉的太多了,什么都可以感觉一下,感觉这个感觉那个,感觉到最后完全没感觉了,这感觉就真的失去了意义了,可人们却依旧在感觉中。看来感觉的魔力无比巨大,深深地扣住人们的心弦,时不时地让人感觉一番。

  感觉确实一种常态,但和理性却总是扯不到一块,主观和客观本来就是矛盾的,所以不奇怪。感觉多了,理性就少了,理性多了,感觉就少了。人们的生活并不是一个猜数字的游戏,而感觉恰恰就是这种游戏的主旋律,感觉就是一种猜的动机,凭空想象,拍桌脑门胡想八想,没有来由,没有依据,不着边不靠谱,难道不是吗?

  当人们不能理性看待某种事物或者不愿意去这么做的时候,感觉就成了思考的替代品,可以快速做出反应的替代品。感觉不需要酝酿,可以脱口而出,感觉不需要理性分析,可以信手拈来,感觉就是这种无形的东西。

  一见钟情就是感觉的直接产物,所谓十个一见钟情开始九个一见恶心告终,可见感觉这东西不可靠,还是少点感觉的好,我在保险公司工作小结,踏踏实实地思考和分析才是硬道理。

  当人们不再去感觉或者少去感觉的时候,这世界恐怕早已不是现在这样了,感觉依旧存在,思感觉故感觉吗?肯定不是这样的,只是人们越来越喜欢快餐式的思维方式和态度,因为感觉非常快餐,吃的快消化的快,没有刘翔的北京奥运,来得快去得快使然。

  洋人喜欢用“I think ……”(我认为……)的句子,我们中国人喜欢用“我感觉……”,我认为和我感觉是有区别的,但也有相同的地方,都含有主观愿望和态度的成分,管他是洋人还是中国人,都是人嘛,亦有通性,altace,正常,米其林香港一星镛记酒家(09年1月香港行一),正常。

  感觉,无处不在,可什么是感觉呢?感觉,害人不已,可人们还是愿意去感觉。

  为了感觉而感觉已经成了现代人们的通病,少点感觉,多点思考,多点理智,会更好。再说了,哪儿来那么多的感觉,别为了感觉而感觉哦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